图为南海神狐海域正在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试采“可燃冰”的作业平台。 郭俊锋摄(人民视觉)
据新华社广州6月10日电 (记者王攀)记者10日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珠江口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自5月10日点火测试以来,至6月10日已连续产气达31天,实现了试采工作的“满月”记录。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通报表示,截至10日下午,试采总产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6800立方米。目前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获得各项测试数据264万组,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链接: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评估,可燃冰是当今地球上最大的未开发能源库之一,而我国科学家近期在此领域上取得的成就可谓史无前例!据专家称极有可能改变世界现有的能源格局。然而,国外科学家对此有着相反的看法,称如果中国大面积部署这种技术,极有可能会对气候造成无法逆转的破坏!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Carolyn Ruppel表示,中美等大国在可燃冰领域的投入非常大,但易燃冰的的开采可谓困难重重,原因有二:
其一,可燃冰虽然储量巨大,但分布广泛,无法集中开采。
其二,更严峻的问题是,甲烷水合物极不稳定且具有爆炸性。
钻井进入海床会破坏甲烷冰晶的稳定,引起大规模爆炸。即使可以确保安全开采,大量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也比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更为严重(甲烷是极强的温室气体,效力是CO2的30倍)。
类似深海地平线事件,研究表明,海底释放出的大量甲烷气体被海洋微生物所分解,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科学家Pushker Kharecha称,不论中国是否扩大产能,可燃冰(或其他任何化石燃料)的开采将导致化石燃料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加,更不用说长期依赖化石燃料。
面对外国科学家的批评,可燃冰的发展到底是好是坏呢?如果可燃冰取代了现有的传统碳基能源,解决了能源危机,将会是过渡燃料的不错选择。要想不造成污染,恐怕需要把焦点放在氢气上了。美国科学家的这番表态虽有道理,但作为一个退出巴黎协定的国家,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真实动机…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转账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