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浅层气难于防控的主要原因是气层埋藏浅,一旦打开气层,气体很快窜到井口,还没有来得及采取措施,已经发生井喷或井喷失控,即便是控制了井口,也容易憋破地层,气体窜至地面,造成财产损失、井眼报废和环境污染。哈萨克斯坦里海盆地的M区块,在270~510m井段的不同层位埋藏着十分活跃的浅层气。钻井中为了做好浅层气防控工作和提高固井质量,对M区块前期发生的浅层气井喷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①优化钻井设计;②第1次开钻井段,采用大排量循环固井,水泥浆返至地面,保证历324 mm套管固井质量;③第2次开钻井段要注重1次井控;④第3次开钻井段采用设计钻井液密度和失水的下限,控制钻时,保证井眼清洁;⑤第4次开钻在碳酸盐岩地层钻进,注重硫化氢防护和防漏。推行上述配套技术,目前在该区块已经完井42口,避免了井喷失控,保障了钻井工程的安全、质量和速度,保护了资源和环境,为同类浅层气井的钻井施工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浅层气;井喷;环空窜气;固井质量;环保;哈萨克斯坦
1 M区块勘探初期钻井情况
在西方公司管理M区块时期,共钻井5口,其中3口井因浅层气问题报废,虽然有2口井钻达设计井深完井,但仍然存在环空窜气问题。更为严重的是M-3井:井喷、失控、着火、烧毁设备、报废,并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在当地造成了不良影响。当地政府多次强调,如果不能解决M区块的浅层气钻井技术难题,将取消作业者的勘探开发许可证。这5口井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M区块的浅层气钻井技术表
井号
|
井深
|
套管层数及最大下入深度
|
完井情况
|
存在问题
|
M-1
|
402
|
Ø324mm×105m
|
报废井
|
气体窜到地面
|
M-1a
|
1175
|
Ø324mm×162m+ Ø245mm×398m+ Ø168mm×657.58m
|
采油井
|
固井不合格,环空冒气
|
M-2
|
402
|
Ø324mm×161m+ Ø245mm×399.60m
|
报废井
|
Ø245mm套管内外均窜气
|
M-2a
|
760
|
Ø324mm×160m+ Ø245mm×382m+ Ø168mm×750m
|
采油井
|
|
M-3
|
401
|
Ø324mm×146m
|
报废井
|
井喷、失控、烧毁设备
|
1) M-1井:使用Ø394mm钻头钻至106m,下入套管Ø324mm×105m,固井水泥浆返至地面。2002年12月19日,第2次开钻,使用Ø394mm钻头钻至402m,起钻至井深302m,发现气流并关井,立压为1.5MPa,套压为1.8MPa。随后发现井口周围气体窜到地面(见图1、2)。后来注水泥塞,该井工程报废。
2) M-1a井:使用密度为1.19g/cm3的钻井液,钻至353m井漏,漏失速度为3.8m3/h。堵漏后,于2003年6月18日钻至井深1175m,分别下入套管Ø324mm×160.63m+Ø245mm×398m+Ø168mm×657.58m,正常完井。但是,生产套管固井质量不合格,CBL测井:550m以上井段套管接箍明显,Ø245mm和Ø168mm套管环空冒气。
3) M-2井:于2003年10月30日开钻,钻至井深402m,分别下入套管Ø324mm×161m+Ø245mm×399.60m,固井后11h,两层套管之间的环空溢流出水和气体,测得压力为1.2MPa。后来,环空多次挤注水泥,仍然窜气。另一方面,在Ø245mm套管内部,钻水泥塞至井深295m,全烃为5%,密度为1.08g/cm3,溢流,关井套压为0.8MPa;加重密度至1.39g/cm3,套压为0.3MPa,套管内外仍然窜气,为了安全,在Ø245mm套管内注水泥塞,该井工程报废。
4) M-2a井:于2004年1月19日,该井用密度为1.21g/cm3的钻井液钻至井深760m,下入套管Ø324mm×160m+Ø245mm×382m+Ø168mm×750m,固井20h后,Ø245mm和Ø168mm套管环空压力为2MPa,接管线引出点燃长明火把至今。
5) M-3井:于2004年2月8日开钻,套管下深Ø324mm×146m,2004年2月15日使用Ø295.3mm钻头钻至401m完钻,钻井液性能:密度为1.16g/cm3;黏度为48s,在316~323m井段,打开浅气层。循环后全烃为0.5%,起钻至井深316m,循环1h全烃由25%降至0.2%,至2004年2月16日起钻至井深300m,发现溢流,当抢接方钻杆时,气体和钻井液混合物涌出转盘面,关井失败,井喷失控、着火、烧毁设备(见图3、4)。经过拆除、清理被毁设备,爆破灭火,更换井口装置,连接液压控制管线,关闭防喷器之后,注水泥塞,该井工程报废(大火燃烧6d)。
2 M区块浅层气特点及钻井施工难点
1) M区块浅层气特点:M区块浅层气埋藏浅(M-2井在井深270m就钻遇了气层)、井段长(M-18井在井深510m还有高压气层)、范围广、异常活跃、地层脆弱。
2) 钻井施工难点:①表层套管只能下到气层顶部,第1次开钻要保证不打开气层。如果第1次开钻打开气层,浅层气问题将更难处理;②浅层气分布井段长,不能保证技术套管封住全部气层;③钻井液密度不能太高,否则,造成井漏;④由于气层埋藏浅,气层距离地面较近,气体一旦进入井内,很快到达井口,几乎没有预警时间。另外,气体压缩比小,气体上升过程中膨胀比也相对较小。因此,发现溢流比较困难。施工中往往是发现溢流,随即井喷;⑤起钻抽汲对井内压力平衡影响比较大,气体往往跟随钻头到达井口,造成井喷。一旦井喷失控,容易失火,造成大面积污染;⑥关井压力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压力升高时,要及时泄压,否则,会憋破地层窜到地面;⑦固井水泥浆失重容易引起套管环空窜气,水泥环质量难以保证;⑧井底碳酸岩地层是目的层之一,与上部地层不整合接触,压力系数为1.0左右,打开这套地层时,往往发生井漏。
3 M区块浅层气钻井井控技术
针对M区块浅层气特点及钻井施工难点,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1~7]:
1) 优化井身结构,做好钻井设计:在前期所钻的井中,表层套管下入深度为100m至200m不等,出现了不少问题。设计原则是Ø324mm表层套管下入200m左右,至气层顶部,而不打开气层。Ø245mm技术套管下入400m以上,至油层顶部,而不打开目的层。对于底部侏罗系地层下入Ø168mm生产套管后,使用密度小于1.05g/cm3的钻井液打开碳酸盐岩地层,保护好油气层。每次固井水泥浆均要求返到地面。
2) 第1次开钻井段,大排量循环固井,水泥浆返到地面,保证Ø324mm套管固井质量。
3) 第2次开钻前,除严格按常规安装井口外,还在四通两侧各安装一只液压控制闸门,并双向试压合格,保证及时泄压。
4) 第2次开钻井段要注重一次井控,在不漏的情况下,使用比较高的钻井液密度钻进,“压稳”的概念贯彻到钻进、起下钻等每一个作业环节中。储备足够的高密度钻井液和加重材料。
5) Ø245mm套管使用外封隔器,固井后,根据井下情况适当加回压。
6) 第3次开钻井段使用设计钻井液密度和失水的下限,控制钻时,保证井眼清洁,既防止钻屑过多引起密度上升,而压漏地层,又防止气体侵入量增加使井内液柱压力降低。起下钻平稳操作,防止产生压力激动。
7) Ø168mm套管同样使用外封隔器,并采用双凝水泥浆固井。先安装套管头卡瓦,后固井,然后视井下情况适当加回压。
8) 第4次开钻在碳酸盐岩地层钻进,注重硫化氢防护和防漏。
4 M区块浅层气钻井情况
1) M-4井井喷情况:该井设计井深为648m,下入表层套管Ø324mm×200.46m+Ø245mm×399.78m。2005年4月8日使用Ø216mm钻头钻至井深561.48m发生井漏,漏失速度为8.39m3/h,钻井液密度为1.18g/cm3。从环空灌入钻井液8m3未见到液面。在配制堵漏剂时发生井喷,喷高至天车台。关井立压为3MPa;套压为4MPa。先注入堵漏剂10m3,重新建立循环,后节流循环排气套压降为零,恢复正常钻进。M-4井于2005年4月13日下入油层套管Ø168mm×644.06m并固井,关井候凝。发现水泥样品已经变硬后,为了加快生产进度,在开始拆防喷器节流管汇时发现溢流,随即发生强烈井喷,环空水泥被喷了出来。井喷发生后,装好井口和节流管汇,进行关井,套压为4.5MPa。然后,从环空注入密度为1.28g/cm3的钻井液压井。测CBL发现420m以下固井质量良好,在环空挤水泥19t补救。当时,该井还没有采取先安装套管头卡瓦,后固井的技术措施。M-4井是M区块测得H2S含量最高的井。
2) M-18井井喷情况:该井设计井深为693m,下入表层套管Ø324mm×204.86m+Ø245mm ×438.06m。2005年11月12日使用Ø216mm钻头钻至井深514.50m,钻井泵的喷淋泵坏,进行修泵(设备配套仅一台泵)工作,在活动钻具5min后,发生强烈井喷,进行关井,套压为2.5MPa,钻井液密度为1.14g/cm3,黏度为56s,放喷点火情况(见图5)。然后使用密度为1.23g/cm3的钻井液进行压井,恢复正常。
5 M区块浅层气钻井井控成效
在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接管M区块后,自2005年完成M-3a井(M-3井的替代井)以来,通过实施浅层气井控技术,至2009年7月已经在M区块完井42口(含两口浅层气资源评价井),尽管出现了3次井喷等异常情况,但是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井控技术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了井喷失控。
2) 避免了报废井。
3) 固井质量合格率由前期的20%提高到100%,优良率提高到75%以上[1~7]。
4) 解决了套管之间环空窜气的问题。
5) 更好地开发了深部碳酸岩油气藏。
6) 避免了环境污染。
6 结论与认识
1) 浅层气钻井需要针对性强的防控技术,细微的疏失就可能导致严重的井喷、失控、设备毁坏、气井报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一旦井喷关井,应及时放喷、泄压,避免憋破地层窜至地面。
3) 套管外封隔器的使用对提高浅层气井的固井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守国,李金炭.浅气层井控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08,30(5):64-66.
[2] 钟水清,徐进,甘升平,等.已封固发现天然气气井重钻接替井的配套技术研究[J].钻采工艺,2009,32(3):20-22,37.
[3] 吴月先,钟水清.川渝1地区不同条件下钻接替的工程技术及实例分析[J].中外能源,2009,14(5):68-71.
[4]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井控教材编写组.钻井井控设备[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
[5] 靳三江,郑小平,王进忠,等.国外陆上浅层气钻井技术简介[J].钻采工艺,200l,26(5):7-9.
[6] 吴月先,潘用平.四川盆地天然气“立体勘探”新进展[J].岩性油气藏,2009,21(1):128-132.
[7] 孙振纯.井控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本文作者:李作宾 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俄罗斯中亚大区)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转账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