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盆地广安构造广安002-H1井完钻井深4055m,水平位移2499.13m,其中水平段长2010m,最小井斜为87°、最大井斜为91.96°,创川渝气区水平段最长的纪录。该井是典型的短直井段、长水平段水平井,下钻至井深3300~3500m就不能正常下入,必须通过旋转、划眼才能下钻至井底。为了确保Φ139.7mm筛尾管能顺利下入,进行了下入条件计算和下入难度分析,采用滚轮扶正器模拟刚度通井、增加下入推力等技术措施,顺利地把Φ139.7mm筛尾管下至井底。该技术为短直井段、长水平段水平井筛尾管下入设计和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水平井;长水平段;筛尾管下入技术;四川盆地;广安构造
0 引言
广安002-H1井位于四川盆地广安构造大兴场高点北翼,该井水平段钻井采用斯伦贝谢地质导向技术完成水平段钻进,储层钻遇率为88.22%,PDC钻头与旋转导向系统显示了较好的钻井特性,机械转速为9~12m/h,是该地区同层位钻速的3倍,钻至井深4055m完钻,其中水平段长2010m。
1 基本情况
1.1 井眼轨迹
井眼轨迹垂直投影如图1所示,井身结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井身结构数据表
钻头
|
套管
|
||
规格/mm
|
钻深/m
|
规格/mm
|
钻深/m
|
Φ444.5
|
300.00
|
Φ339.7
|
298.01
|
Φ311.2
|
2012.00
|
Φ244.5
|
2010.50
|
Φ215.9
|
4055.00
|
Φ139.7
|
1972.10~4054.64
|
1.2 钻井液性能
钻井液密度为1.05g/cm3、黏度为45s、失水为4mL、滤饼为0.5mm、切力为1.5~12Pa、含砂为0.2%、pH值为9。
1.3 地层分层
地质分层为:沙二段为783m;沙一段为1202m;凉高山组为1357m;过渡层为1365m;大安寨组为1441m;东岳庙组为1566m;珍珠冲组为1704 m;须六段为1771m。
2 水平段钻进及摩阻情况
2.1 水平段钻进钻具组合
1) Φ215.9mm钻头×0.36m+旋转导向系统×4.10m+RCV接收器×1.75m+柔性短节×2.9m+电阻率成像测量×3.64m+伽马中子密度×8.04m+MWD×8.51m+Φ165.1mm无磁钻铤×9.39m+Φ127mm无磁钻杆×9.35m+回压阀+Φ127mm钻杆×2600m+Φ127mm加重钻杆×26.5m+随钻震击器+Φ127mm加重钻杆×53.5m+Φ127mm钻杆。
2) 该井无磁钻铤及以下斯伦贝谢工具长为38.69m,带有4支扶正器,最大外径为210mm,最小外径为206mm,电阻率成像测量长度为3.64m,外径为210mm,本体最小外径为168 mm。
2.2 水平段钻进实际摩阻情况
该井套管内摩阻为40~60kN、2010~2600m摩阻为240~320kN、2600~3000m摩阻为280~400kN遇阻、3000~3400m摩阻为340~520kN,多次下钻至水平段井深3400~3600m遇阻,下压400~640kN不能下行,采用划眼才能下至井底,该段井斜为88°~90°、水平段狗腿度均在2°以内[1~2]。
3 长水平段筛尾管下入难度分析
3.1 下入筛尾管条件计算
3.1.1 井眼最小曲率半径
以最大全角变化率计算井眼曲率半径,全角变化率反映了井眼实际井斜变化,也反映了井眼实际方位变化,裸眼段最大全角变化4.2°/8m,折算100m全角变化为52.5°。
式中:Rhmin为井眼最小曲率半径,m;△αф为全角变化率,(°)/100m。
3.1.2 筛尾管可能下入的井眼最小曲率半径
该井下入筛尾管为钢级N80、Φ139.7mm,壁厚为7.72mm管材,钢材屈服极限为5011kg/cm2。
式中:Rcmin为筛尾管可能下入井眼最小曲率半径,m;E为钢材弹性模量(2.1×106),kg/cm2;D为筛尾管外径,cm2;δS为钢材屈服极限,kg/cm2;K1为抗弯安全系数,取1.80;K2为死扣连接部分安全系数,取1.75。
计算结果92.21m=Rcmin<Rhmin=109m,说明Φ139.7mm筛尾管能下入本井全角变化率最大井段。
3.1.3 计算本井实际抗弯安全系数(K1′)
计算结果2.13= K1′>K1=1.80,证明Φ139.7mm筛尾管能够下入。
3.1.4 刚度对比
该井无磁钻铤及下斯伦贝谢工具长为38.69m,本体最小外径为165.1mm,以该段最小外径为165.1mm计算与Φ139.7mm筛尾管刚度比值(C)。
式中:D铤为下部钻柱外径,cm;d铤为下部钻柱内径,cm;D管为筛尾管外径,cm;d管为筛尾管内径,cm。
计算结果C=5.03,从刚度对比结果分析,该井眼具有良好的下入条件。
3.2 下入难度分析
根据以上下入条件计算,该井长水平段筛尾管具有良好的下入条件,但该井的下入仍存在以下难点,认为可下送至井深3500m左右[1~2]。
1) 钻井中每次下钻不转动最大下深一般在3400~3600m,根据建设方要求筛尾管柱每20~30m加1只Φ210mm滚轮扶正器,共加80~100只,增加了筛尾管柱刚度,下入难度增加。
2) 该井虽然下入条件较好,但较直井段仅1500m,至井深2000m井斜已达到80°,下推力不足500kN,要推动水平段2000m以上的筛尾管有较大难度。
4 长水平段筛尾管下入技术
4.1 模拟筛尾管刚度通井
4.1.1 管柱结构
铝引鞋+Φ210mm滚轮扶正器1只+Φ139.7mm套管21.50m+Φ210mm滚轮扶正器1只+Φ139.7mm套管22.35m+Φ210mm滚轮扶正器1只+Φ127mm钻杆×2600m+Φ127mm加重钻杆×26.5m+随钻震击器+Φ127mm加重钻杆×53.5m+Φ127mm钻杆。
4.1.2 模拟筛尾管刚度通井情况
顺利通井至井深3689.58m,经活动下压完重量至井深3737m再也无法下放,上提1500kN能正常起钻,分析为下推力不够。
4.2 筛尾管下入技术
4.2.1 增加下推力
根据模拟筛尾管刚度通井情况,在上部直井段1500m内加入20柱Φ127mm加重钻杆、8柱Φ177.8mm钻铤增加水平段筛尾管的推力427kN,长段筛尾管下入深度有望超过3800m。
4.2.2 筛尾管下入管柱
加长铝引鞋×0.5m+Φ139.7mm筛尾管×2082.54m(每2~3根加1只Φ210mm滚轮扶正器,共加入89只)+倒扣头×0.50m+倒扣工具×1.36m+Φ127mm钻杆×434.33m+Φ127mm加重钻杆×501.34m+Φ177.8mm钻铤×220m+Φ127mm钻杆。
4.2.3 实际下入情况
下入井深超过3800m后,出现3次重量放完推不动的现象,通过上提后快速下放可以通过阻点,有的阻点上提下放2~3次才能通过,最后顺利下至井深4054.64m(井底)。
5 结论与认识
1) 该井是川渝地区第一口水平段长超过2000m的水平井,也是第一口筛尾管下入水平段超过2000m的水平井,该井的下入成功为长水平段筛尾管下入积累了经验。
2) 短直井段、长水平段水平井,虽然计算井眼有良好的下入条件,但是下推力不够也难以下人,应进一步开展短直井段、长水平段水平井筛尾管下入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德平.川东地区深井及大斜度井固井实践[J].钻采工艺1995,18(1):13-17.
[2] 王建文.中48定向井的固井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19857(6):41-47.
(本文作者:刘德平 李江 朱莎 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转账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