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深井天然气测试管柱力学分析

摘 要

摘要:高温高压深井由于地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测试过程中油气产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变化范围大,使得深井测试中易出现井下工具和管柱变形、断裂等问题。以测试井井筒压力、温

摘要:高温高压深井由于地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测试过程中油气产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变化范围大,使得深井测试中易出现井下工具和管柱变形、断裂等问题。以测试井井筒压力、温度预测计算为基础,结合高温高压深井的特点,分析了压力、温度变化和流体流动引起的活塞效应、螺旋弯曲效应、鼓胀效应和温度效应对井下测试管柱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并建立了测试过程中井筒内温度、压力随井深变化的预测模型,编制了高温高压深井的测试管柱力学分析软件。该成果为高温高压深井测试管柱强度设计与校核、施工参数计算等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高温;高压;深井;测试管柱;力学;分析
0 引言
   对于高温高压深井,由于地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测试过程中,油气产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变化范围很大,有时甚至超出预计的极限值,加大了封隔器失封和管柱破坏的风险。因此,在井下作业前,有必要对井下工具和井下管柱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合理地组合管柱、选择合适的封隔器、井口及其他辅助工具。并了解组合管柱在测试过程中的载荷、应力、变形情况、下井工具和井下管柱的强度安全系数以及确定操作压力极限[1~3]
    笔者首先深入分析了深井测试的井下工作条件和工艺特点,弄清了深井测试过程中井下管柱的工作状态及其变化。建立了测试过程中井筒内温度、压力随井深变化的预测模型。然后研究温度、压力变化引起的4种效应(活塞效应、螺旋弯曲效应、鼓胀效应和温度效应)对井下测试管柱受力和变形的影响H1。建立了井下测试管柱综合力学模型。计算井下测试作业中不同时刻、管柱不同部位的力学特性,为管柱强度设计与校核、施工参数计算等提供了依据。最后开发研制出了高温高压深井测试管柱力学分析软件。
1 高温高压深井测试管柱工作条件特点
    国内高温高压深井测试管柱的工作条件及工艺特点归纳为:①高温、高压,井底温度超过130℃;②通常采用射孔、测试、酸化、抽汲、气举、转采等多种作业两项或多项联作;③管柱尺寸复合,井下测试阀、安全阀、封隔器等工具组合复杂。其管柱力学分析的特殊性如下[5~6]
    1) 高温、高压下,对于不同产量(流速),压力、温度的分布有较大差异,均不是简单的线性分布。
    2) 随着井深增加,管柱受力和变形对温度、压力、流体密度、黏滞摩阻、油管与井壁之间的库仑摩擦力等因素的敏感性增大。
    3) 测试、酸化联作时,要合理的配置管柱、合理确定坐封压缩距。管柱轴向伸缩变形过大将影响封隔器密封性能,甚至引起封隔器移位失封。
    随着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尤其是我国勘探开发步伐的加快,钻井深度越来越大,井下情况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开展针对深井高温高压特点的测试研究工作[7]
2 井筒流体压力、温度的预测
    正确预测井筒流体压力、温度分布是测试管柱力学分析的基础。基于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原理及井筒径向传热理论,建立了预测井筒流体压力、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
2.1 主要假设条件
    1) 流体流动状态为稳定流动。
    2) 井筒内传热为稳定传热。
    3) 地层传热为不稳定传热,且服从Remay推荐的无因次时间函数。
    4) 油套管同心。
2.2 基本方程
    以井口为原点,沿油管轴线向下为z正向,建立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和状态方程,可得到压力、温度梯度的综合数学模型为[8]
   
式中:p为压力,Pa;z为深度,m;ρ为流体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度,9.81m/s2;θ为井斜角,(°);f为摩阻系数,无因次;v为流速,m/s;d为管子内径,m;vsg为气体表观流速,m/s;T为温度,K;Cp为流体的定压比热,J/(kg·K);αJ为焦耳-汤姆逊系数,K/Pa;rto为油管外径,m;Uto为总传热系数,W/(m·℃);ke为地星导热系数,W/m·℃;Tei为井筒周围地层温度℃;wt为总质量流量,kg/s;f(tD)为无因次时间函数。
    已知井口或井底的温度、压力,则可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上述常微分方程组,于是就得到了井筒流体的压力、温度分布。
3 测试管柱受力与变形分析
    井下测试管柱[2~9]随压力和温度变化,会引起管柱霉力变化和产生形变的4种基本效应:活塞效应、螺旋弯曲效应、鼓胀效应、温度效应[10]
3.1 活塞效应
    活塞效应受力的数学模型为:
    F1=(Ap-Ai)pi-(Ap-Ao)po    (2)
活塞力变形:
 
式中:Ap为封隔器密封腔的横截面积,mm2;Ai为测试管柱横截面积,mm2;pi为测试管柱内压力,MPa;Ao为测试管柱外截面积,mm2;po为环型空间压力,MPa;E为测试管柱弹性模量,MPa;Ap为封隔器密封腔截面积,mm2;△pi为封隔器处测试管柱内的压力变化,MPa;△po为封隔器处环型空间的压力变化,MPa。
3.2 螺旋弯曲效应
    若封隔器坐封前后测试管柱内外的压力变化为△pi和△po,则其虚构力的数学模型为:
    F2=Ap(△pi-△po)    (4)
管柱因螺旋弯曲而引起的缩短△L2为:
 
式中:r为测试管柱和套管间径向间隙,mm;Ws为单位长度测试管柱在空气中的平均重量(包括接箍),N/m;Wi为单位长度测试管柱中的流体重量,N/m;Wo为单位长度测试管柱体积(以外径计算)所排开套管中气体的重量,N/m。
3.3 鼓胀效应
如果向测试管柱内施加压力,只要内压大于外压;水平作用于测试管柱内壁的压力就会使管柱的直径有所增大,这种鼓胀效应叫做鼓胀效应。反之,如果向环形空间施加压力,只要外压力大于内压力,测试管柱直径有所减小,即称为反向鼓胀。与活塞效应和螺旋弯曲效应不同,鼓胀效应发生在整个管柱上。鼓胀效应受力的数学模型为:
△F3=0.6Ai(△pia)-0.6Ao(△poa)    (6)
当测试管柱内流体流动而环形空间的流体不流动一时,其管柱长度变化△L3为:
 
上两式中:△pia为管柱内平均压力变化,MPa;△poa为管柱外平均压力变化,MPa;μ为材料的泊松比;R为测试管柱外径与内径的比值;L为管柱长度,m;△pis为井口处油压的变化,MPa;△pos为井口处套压的变化,MPa;△ρi为管柱内流体密度变化,kg/m3;△ρo为油套环空流体密度变化,kg/m3
3.4 温度效应
    管柱内平均温度变化△T时引起的力变化△F4和长度变化△L4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F4=58W△T    (8)
    △L4=βL△T    (9)
式中:△T为管柱内平均温度变化,℃;β为材料热膨胀系数,℃-1;W为单位长度的测试管柱重量,N/m。
    上述4种基本效应,既可以单独地、也可以综合地发生在一个管柱上面。当4种基本效应同时发生时,管柱总的长度变化,即为各单独效应所引起的长度变化的总和。
4 测试管柱强度校核
    深井高温高压条件下,测试管柱性能要发生变化[11~12],测试管柱抵抗外载的能力也跟着改变[2],因而在进行强度设计时,必须考虑温度的影响。
   测试管柱许用应力:
    σ′scKT    (10)
根据Von-Mises屈服强度准则,判断是否满足下式。如果全部满足则为安全状态,否则处于危险状[10]
 
式中:KT为给定温度(T)下测试管柱屈服强度的下降系数,KT=f(T);σc为测试管柱的屈服强度,MPa;σr为测试管柱的径向应力,MPa;σθ为测试管柱的周向应力,MPa;σz为测试管柱的轴向应力,MPa。
5 软件研制
    根据前面所推导和建立的测试管柱力学分析模型。采用Visual Basis6.0完成了测试管柱力学分析软件。该软件力学分析思路基本框图见图1。
 
6 结论
    1) 从井筒内温度场、压力场分布预NA手,对测试管柱载荷、管柱强度、管柱变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深井测试管柱力学模型。
    2) 高温高压深井测试管柱力学分析时,各种情况下管柱轴向载荷、变形的计算要综合考虑井筒温度、压力变化,考虑井筒、封隔器的约束。
    3) 根据研究的测试管柱力学分析理论编制了力学分析软件。为测试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相方.高温高压气井测试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2] 江汉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封隔器理论基础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3] 窦益华,张福祥.油气井测试工艺技术[J].钻采工艺,2007,30(5):17-20.
[4] 黄桢.高压气井油管柱受力分析与应用研究[D].南充:西南石油学院,1996.
[5] 梁政.含硫气田高温高压深井测试工程设计[J].油气井测试,1997,6(4):5-9.
[6] 陈中一.四川含硫天然气超深井试油的实践与认识[J].天然气工业,1998,18(2):39-42.
[7] 郭春秋,李颖川.气井压力温度预测综合数值模拟[J].石油学报,2001,22(3):39-42.
[8] 庄建山.高含硫化氢气井测试工艺浅析[J].油气井测试,2002,11(6):57-59.
[9] 周天春.高压高产气井新851井测试工艺控制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2,22(3):76-77.
[10] 郑新权,陈中一.高温高压油气井试油技术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11] 冉金成,骆进,舒玉春,等.四川盆地L17超高压气井的试油测试工艺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8,28(10):58-60.
[12] 李海涛,韩岐清,张国辉,等.射孔与测试联作管柱可靠性评价[J].天然气工业,2008,28(7):96-98.
 
(本文作者:曾志军1,2 胡卫东1,3 刘竟成2 向超4 何将宏4 1.西南石油大学;2.重庆科技学院;3.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川东钻探公司;4.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