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LG地区的预探井钻获工业气流后,在该井周围相继钻探了多口井,地质上迫切需要了解储层在横向上的变化情况、气水层在纵向上分布状况和气水界面等。为此,对LG地区10多口预探井及评价井进行了MDT地层测试,较好地解释了二叠系长兴组各个礁滩气藏以及三叠系飞仙关组各个鲕滩气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中,LG1井与LG001-1、LG001-3、LG001-6井等属同一压力系统,而与LG2井、LG3井和LG6井为不同的压力系统;长兴组礁滩储层中,LG1井与LG2井气层不属同一压力系统,而与LG001-1井、LG001-3井为同一压力系统,LG12井与LG28井为同一压力系统,LG8井和LG11井分别为单独压力系统。该分析结果为单井地层压力分析、气水识别、压力系统分析及后期的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直接依据。
关键词:四川盆地;地层压力;气藏规律;气水界面;测试;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应用
1 MDT测井多井解释的思路
电缆式地层测试器的应用实践表明,一个构造上的同井同层或不同井但同层的气、水井(段)可进行压力系统分析,判断储层的横向连通性,并用压力梯度交会法确定区域上的气水界面[1~3]。
MDT测井多井分析是从单井MDT资料入手,分析每口井MDT测井质量;根据MDT的测量结果,结合电阻率、孔隙度、自然伽马等曲线,分析储层各测量点的渗透性,剔除因低渗透率造成的“增压”异常点和压力未恢复点等;用多口井的电阻率、孔隙度、自然伽马等常规测井资料,对区域储层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储层在纵向和横向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储集特征;分析单井的压力剖面图,确定储层的流体性质、气水界面、压力异常带等;对单井的地层压力点进行井斜校正及海拔校正,将各单井的压力点深度校正到统一的海拔;作出区域上的联井地层压力剖面图,并进行多井压力分析,得到气藏分布规律[4~5]。
2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测压资料分析
2.1 LG1井与LG001-1、LG001-3、LG001-6井飞仙关组气藏属同一压力系统
LG1、LG001-1、LG001-3、LG001-6井联井压力剖面图(图1)反映,LG001-1、LG001-3、LG001-6井MDT测试的气层、水层压力点基本上处于气层及水层压力梯度线上,将LG1井气层段试油中点的压力点,添加到MDT联井压力剖面图上,该压力点位于气层压力梯度线上。因此上述4口井属同一压力系统。
2.2 LG1井和LG2井飞仙关组属不同压力系统
LG1、LG2、LG001-1井3口井的联井压力剖面图(图2)反映,LG2井气层压力梯度线与LG001-1井气层压力梯度线呈平行的并列关系,LG2井实钻气水界面海拔为-5517.1m,LG1井、LG001-1、LG001-3井MDT联井压力剖面图所作的气水界面海拔为-5473.5m,LG2井气层点位于LG1井区水层点下方。表明它们为不同压力系统。
2.3 LG1井、LG2井井区与LG3井、LG6井都为不同的压力系统
用试油资料建立的LG1井飞仙关组气柱方程为:p=48.06873-0.002373H。代入LG6井任一测压点,用LG2井飞仙关组气柱方程p=47.4788-0.00252H带入LG6井任一测压点。
LG6井实测压力低于计算压力5.6~5.7MPa,说明LG6井区有泄压存在,它为单独压力系统。LG3井水层压力点的海拔为-5252.98m,LG1井气层压力点的海拔为-5436.88m,LG3井水层位于LG1气层上方,LG3井显然为独立的压力系统。
2.4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区域压力分布特征
LG26井气层段MDT所测的压力值高达12974psi(1psi=6.89476kPa),较东边的LG3井(8 613psi)和西边的LG6井(7705psi)相差较大,为独立的压力系统。最东边的LG27井气层的海拔与LG6井气层的海拔大致相同,地层压力比LG6井高约900psi,LG27井为独立的压力系统。因此,LG2井、LG6、LG26井、LG27井气层各为独立的压力系统。LG3井、LGl2井、LG28井水层压力点处于同一压力梯度线上,储层横向上的测井曲线特征具有较好的可对比性,3口井为同一压力系统。
通过对LG地区飞仙关组MDT测量井的地层压力值及压力剖面综合分析,得到了区域上的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各压力系统分布图(图3)。
3 长兴组礁滩储层测压资料分析
3.1 LG1井与LG2井气层不属于同一压力系统
LG1、LG 2井长兴组气层均未进行MDT测压,根据测试及气分析资料,可分别建立两口井的气柱方程。
LG1井气柱方程为:
p=47.50597-0.002454H
LG2井气柱方程为:
p=47.42439-0.002613H
用LG2井长兴组气层中部海拔(-5638.47m)代入LG1井气柱方程,计算压力为61.3428MPa,而试油推算中部压力为62.159MPa,相差0.816MPa(125.46psi)。显然它们不是同一压力系统。根据LG1井和LG2井气柱方程建立的压力梯度直观显示两口井为不同的压力系统(图4),两口井的压力差约为125psi。
3.2 LG1井与LG001-1井和LG001-3井为同一压力系统
MDT在LG001-1井井深6171.19m测到1个压力点,测点处海拔-5573.78m,压力61.2717MPa。将此海拔代入LG1井气柱方程,计算压力61.184MPa。用LG1井气柱方程推算压力比实测压力低0.0877MPa,两者相差较小,因此判定它们为同一压力系统。LG001-3井水层段测到了多点MDT压力资料,与LG1、LG001-1、LG001-3井进行多井压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LG1、LG001-1、LG001-3并气层与LG3井水层在纵向上呈较好的气水分布规律,判定它们为同一压力系统。
3.3 LGl2井与LG28井为同一压力系统
LG28井气层和水层段测到了多点MDT压力数据,与LG12井建立联井压力剖面图,显示LG28井水层点与LG12井水层点在同一条水层梯度线上,且LG28井气层点与LG12井水层点在纵向上呈较好的气水分布规律,气水界面海拔为-5445m,与LG28井电阻率反映的气水界面深度6010.7m有较好的对应性。因此,LG12井与LG28井为同一压力系统。
3.4 LG8井和LG11井长兴组储层分别为单独压力系统
LG.8、LG11井均无MDT压力资料,根据LG8井试油资料,产气层中部海拔-6036.36m,压力67.946MPa。它比LG1井气柱方程推算压力高5.629MPa,比LG2井气柱方程推算压力高4.749MPa,说明LG8井与LG1、LG2井都不属同一压力系统。LG11井试油结果表明,产气层的地层压力高达87.031MPa,气藏压力很高,显然它属单独压力系统。
3.5 长兴组礁滩储层区域压力分布特征
通过对LG地区长兴组MDT测量井的地层压力值及压力剖面综合分析,得到了区域上的长兴组礁滩储层各压力系统分布图(图5)。
3.6 LG地区长兴组储层有统一水藏压力
长兴组水层有MDT测压资料的井有LG2、LG6、LG7、LG12、LG18、LG28、LG001-1、LG001-3、
LG001-6井,由以上多口井作联井压力 海拔关系图可知:多井的压力点均在同一压力梯度线上,且相关性较好,可认为LG主体构造西边的LG7井至东边的LG28井区长兴组储层有统一水藏压力。
4 结束语
LG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具多套压力系统,其中主体构造的LG 1井、LG001-1、LG001-3、LG001-6井为同一套压力系统,LG6井、LG26井和LG27井鲕滩气藏均为独立的压力系统;LG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礁滩储层仍具多套压力系统,LG1井与LG001-1井和LG001-3井为同一压力系统,西边的LG8井到东边的LG6井以及南边的LG11井产气井都各为独立的压力系统,其中LG28井气层与LG12井为同一套压力系统。
用MDT测井多井压力分析方法结合地质上联立求解气柱方程的方法,对LG地区主体构造进行了系统的压力分析,分析结果为LG气田的深入勘探和下步开发方案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桂荣.新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技术原理和应用[J].测井科技,1994(1):28-37.
[2] 陆大卫.石油测井新技术适用性典型图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3] 华永川.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气水界面预测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4,24(8):76-77.
[4] 陈育勤,张树东.电缆式地层测试器在四川气田多井解释中的应用[C].北京:中国石油第二届测井新技术交流会.2006.
[5] 陈育勤,张树东.MDT测井技术在川东北地区多井解释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6,26(7):52-53.
(本文作者:陈育勤 石红梅 华永川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转账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