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具有埋藏深,目的层断层多,地层破碎,泥页岩易坍塌掉块,同一裸眼井段压力系数差别大(须五段至须三段地层压力系数接近2.0,目的层须二段地层的压力系数为1.5左右),天然气显示活跃且气层多,固井防气窜难度大等固井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安全固井的对策:①对于易漏失地层的固井,可采用连续正注反挤固井作业;②对于长裸眼井段固井,如果地层承压能力不能满足单级注水泥,可采用多级注水泥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双胶塞注水泥;③对于表层大尺寸套管固井,采用内插管固井;④对于油气层尾管固井,尽量采用旋转尾管固井,优化设计水泥浆性能,以达到替净井内钻井液进而提高固井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四川盆地;西;晚三叠世;深井;地层压力;固井;水泥浆;套管;四川;西
0 引言
川西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目的层埋藏深,断层多,地层破碎,泥页岩易坍塌掉块,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三段含煤线,天然气显示层多而且高压,同一裸眼井段地层压力系统不完全一致,须五段、须四段、须三段地层压力系数接近2.0,而目的层须二段仅有1.5左右,须家河组地层胶结性较差,井壁稳定性差,给固井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川西深井井眼条件复杂,深井裸眼井段长(Ø193.7mm技术套管的裸眼长度为2000~3000m甚至更长);地层压力高(在XC12井中钻井液密度高达2.40g/cm3以上),一般下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前,钻井液密度都要加重至1.90~2.0g/cm3。且许多井地层压力平衡关系敏感,钻井液密度稍高则发生井漏、低则发生井喷(如X2井在须二段目的层钻进时),固井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漏失;地层裂缝多、断层多,易破碎;有的井段易坍塌,井眼极不规则,井径扩大严重,“大肚子”井眼和“糖葫芦”井眼普遍存在;深层CO2含量较高,根据气井固井经验,各层套管水泥均要求返至地面,导致固井封固段长,采用一次固井,封固段通常达4700m,上下温差大,水泥浆设计困难,固井施工时运移段长,容易形成长的混浆段,同时环空液柱压力大,兼固防漏与防窜,施工安全窗口较小;地层倾角大,软硬变化多,部分井井斜角大;气层多、气显示活跃等[1]。从固井质量统计分析来看,深井固井质量虽然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分析总结这些问题,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深井固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川西地区深井井身结构经过优化调整,更利于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目前的井身结构及固井方法见表1。
表1 井身结构及固井方法表
钻头尺寸(mm)
|
套管尺寸(mm)
|
井深(m)
|
固井方法
|
设计水泥返深
|
406.4
|
339.7
|
300~350
|
内插管/双胶塞
|
通常地面
|
316.5
|
273.1
|
1900~2500
|
单级
|
通常地面
|
241.3
|
193.7
|
4500~4750
|
双胶塞单级
|
通常地面
|
165.1
|
139.7
|
5100~5400
|
尾管
|
尾管至尾管顶部以上
|
采用的固井方式主要有大尺寸套管固井、尾管悬挂、双级固井技术、长封固段双胶塞固井技术及低密度水泥浆固井等,特别是长封固段双胶塞固井技术成功应用,基本解决了四川地区深井、高压复杂井分级固井时分级箍位置固井质量不好的问题,为后期作业提供了良好的井筒条件。
1 川西地区深井固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钻井技术的进步,给固井提供的井眼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同时由于在固井工艺、水泥外加剂、固井工具、固井装备等技术方面均有了较快的发展,使得固井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施工安全顺利,并且将环空气窜等严重固井质量问题大大减少。但由于川西地区气藏内在的复杂特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川西地区深井固井仍然还存在一些难题及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1 地质及地层原因导致固井质量差
川西地区深井中,部分井由于地层特性差,带有井漏、井斜、局部缩径、井壁稳定性差,其中从上至下,在剑门关组、千佛崖组、白田坝组、须四段、须二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漏失,且蓬莱镇组、上沙溪庙组、下沙溪庙组、千佛崖组、白田坝组、须四段、须二段均有较好的油气显示,也是目前开发的主力产层。同一裸眼段存在漏失层和气层,固井时要兼顾防气窜和防漏失,固井难度大,使得部分井固井质量较差。
大邑、新场地区的深井存在井斜,大邑地区最大地层倾角为9°左右,新场地区略小,尤其是边缘区域、断层附近的井,往往更容易井斜,DY7井最大井斜达到16.9°。若钻井过程中不采取措施控制井斜,控制井身质量,易导致井斜超标,严重影响套管居中度,使顶替效率降低、固井质量差。
深层须家河组含泥岩、页岩,难以选择合适的钻头提高机械钻速,导致钻井周期长,且须五段、须三段存在煤线,易坍塌掉块,形成“大肚子”井眼,使得固井时顶替钻井液效率低,固井质量难以保证。
1.2 井身质量差导致套管难以下入到位甚至影响固井质量
由于地层易斜、煤线、泥页岩的存在,部分井过于追求提高机械钻速,而忽略对井斜的控制,使形成的井眼质量差,X851井Ø177.8mm套管差20m未到位,DY5井下套管过程中出现了中途难以下放的复杂情况,不得不起出套管,重新通井后下入。另外井径扩大率差异较大,Ø241.3mm钻头的井径扩大率为10%~15%,有的井甚至存在“糖葫芦”井眼,同时钻井液的密度及黏切较高,造成固井顶替效率低、环空气窜等。
1.3 井身结构设计难度大、单层套管封固段长,存在多个气层,固井防气窜难度大
川西地区深井通常井深约5000m,部分井超过6000m,压力梯度从1.0MPa/100m上升到1.95MPa/100m再下降到1.5MPa/100m,井身结构设计困难,考虑必封点设置及钻井实践,经优化后采用四开制井身结构(见表1)。
表层大尺寸套管固井时,采用常规固井管内混浆严重,影响水泥塞及套管鞋附近固井质量;存在顶替效率不高,多数井声波测井质量不够好,有的井还有环空气窜问题。在X851、L150井都遇到该问题。
技术套管固井时,裸眼段长2000~2850m,包含沙溪庙组、千佛崖组、白田坝组、须五段、须四段、须三段,同一裸眼段含多个气层。采用单级注水泥时,水泥浆柱长,水泥浆候凝时“失重”严重,容易发生气窜。上下温差大,上部井段水泥浆不凝固或其强度发展极其缓慢,造成其固井质量差;注入水泥量大,施工时间长,水泥浆性能不易调整;油气层分布段长,气层活跃、地层压力高、防气窜难度大,从上到下有的井达到10多个气层。
油层尾管固井环空间隙小,特别是小间隙环空井段长,施工压力高,水泥环薄,水泥石抗冲击力差,防气窜难度大。Ø215.9mm钻头下Ø177.8mm油层套管(尾管)施工泵压为15~22MPa。Ø165.1mm钻头下Ø139.7mm油层套管(尾管)施工泵压也在20MPa左右,注替参数的选择难度大。HF203井油层尾管固井后悬挂器位置气窜,不得不进行回接固井。
1.4 井下工具多,易出现复杂情况
深井固井时,井下工具多,如尾管悬挂器、分级箍、封隔器、浮鞋、浮箍、回压凡尔等,操作不当易造成事故,在X851出现了封隔器提前座封的事故;DY4井中尾管固井丢手未成功,固井后尾管串全部被提出。
1.5 钻井液与水泥浆污染,严重影响水泥浆性能,初凝时间短,导致水泥浆替不到位,甚至造成固井事故
固井时由于在注水泥施工前长时间未活动套管,容易在环空形成固定流道(即形成死泥浆),当套管实现了旋转(或上下活动)导致环空内流体流向发生变化,改变了环空流道,其未替干净的钻井液与水泥浆有了直接接触的机会,会造成水泥浆污染而影响其稠化时间,严重的会造成固井事故。在X8井就出现了该情况。
2 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的解决办法[2~5]:固井前对该井的地质资料如漏失层、气层及井斜、钻井液性能充分认识,针对具体井况设计选取合理的固井方式。对于易漏失井固井,如果固井途中出现的漏失,一般采用连续正注反挤作业;对于长裸眼段固井,如果地层承压能力不能满足单级注水泥,可采用多级注水泥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双胶塞注水泥的方式;对于表层大尺寸套管固井,采用内插管固井;对于油层尾管固井,尽量采用旋转尾管固井,优化设计水泥浆性能,可防止气窜发生,提高固井质量。
3 结论与建议
1) 建议钻井施工方在控制井身质量的同时,固井设计时尽量采用前置液紊流顶替技术,提高顶替效率,在井况、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注替排量,或者采用旋转固井,以替净钻井液进而提高固井质量。
2) 水泥浆性能要求低失水、低收缩、高的早强度,同时要进行抗压、抗折以及胶结强度试验,调节外加剂加量,对于气层采用防气窜水泥体系、膨胀水泥浆体系,尤其是提高防气窜性能,力争最优化水泥浆配方。同时,对配方的抗高温稳定性以及水泥石的塑性都有较高要求,避免因为射孔而产生裂缝影响油气井寿命。
3) 入井工具串设计时应尽量简单、可靠,避免因为工具原因造成复杂情况。针对钻井液普遍污染水泥浆的情况,优化隔离液性能或加大使用量,对钻井液进行相容性处理。
参考文献
[1] 莫军.川西大尺寸套管长封固段固井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6(增刊):158-160.
[2] 万仁溥.现代完井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3] 张德润,张旭.固井液设计及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 刘崇建,黄柏宗,徐同台,等.油气井注水泥理论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5] 齐奉忠,申瑞臣,刘英,等.国内固井技术现状问题及研究方向建议[J].钻采工艺,2004,27(2):7-1O.
(本文作者:严焱诚 肖国益 薛丽娜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转账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